cysgjj 发布于2024-05-11 04:19:17 医学科普 98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医学科普83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医学科普83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人体血压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发生高血压的概率也在增加,对于老年人群,由于其血管弹性减退,常常表现为收缩压升高和脉压差大为主的高血压,对于老年高血压,大家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治疗,并注意监测和复查。
高血压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对于高血压的治疗,也要进行综合性干预,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做到低盐饮食、严格戒烟、限制饮酒、控制体重、规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态,并在医生指导下规律服药,药物要个体化优选长效制剂,以长期稳定降压。
对于服药后血压还高的老年人,要注意是否按时服药,是否改善生活方式,如果已经改善生活方式,并规律服药,建议可增加药物种类,联合使用降压药物,如果在联合降压的情况下,血压升高,应警惕有无继发性高血压可能。
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讨。关注作者,每日持续性更新健康知识。
吃降血压药血压还会高这是不可能的事,首先弄清楚你的降血压是医生开的还是自己去某药店买的,这种药种类很多,有几元到几十元一合的,去买一合好点的来服用,如还是降不下来就要到医院去住院找原因了。
降压药不是万能的,它只是一种简单、基础的降压手段。
血压是一种生理指标,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哪怕是正常人在某一瞬间都可能超出正常血压的范畴,而高龄就是高血压的易发条件之一。
年纪越大的患者患有高血压的几率越高,这是因为患者的血管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老化,血管弹性的降低会使内部压强增加,血压自然会开始上升。
如果这名老年人同时还喜欢吃肉、喝酒、抽烟,那么哪怕每天定时定量服用降压药,依然不会有太好的效果,别说使血压降低,血压不升高都已经是上天保佑了。
降压药严禁盲目增减用量、更换种类,这样不仅不会使血压降低,反而会使血压急速升高,甚至是出现其他危险。
在无法得知具体药物名称和剂量的情况下,我无法给出精准建议,所以我只能大概说下:降压药的种类有很多,会根据血压的高低、持续时间有所调整,如果患者目前只服用一种降压药,那么应该前往医院复诊,让你的主治医师根据你的血压、病史重新制定药物,可以***取联合降压(同时服用多种降压药,通过互相配合,增加降压效果,降低药品副作用)。
在今天,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正在威胁着越来越多人的健康。最新心血管报告指出,我国的高血压患病人数已经高达2.45亿,近年来发病率仍然居高不下。
老年人吃降压药血压还高怎么回事?
得了高血压的患者都知道,高血压本身不会致命 ,但是因其所导致的并发症却会危及患者的生命。而想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最关键的就是控制血压的稳定。可以说,只要患者能够控制血压的稳定,不发生并发症,是可以与常人 一样长寿的。但是,事实却是我国高血压的控制率并不高。一是很多患者不想吃药,二是很多患者即便是一直在吃药,但是血压依旧不稳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用药本身的问题,包括药物选择不合适以及用药方式不当等。可能的原因是:服药时间过短,患者在刚开始用药,或更换药物种类,调整用药剂量等情况下,可能需要连服一段时间才能发挥疗效,初始降压不明显。药物选择不当,市面上降压药种类繁多,而不同患者的病情不同,对降压药的敏感性也不同,可能对别人适用的降压药不一定就适用于自己,另外还包括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等问题,都需要慢慢摸索。而且,随着患者病程的延长,患者可能会出现新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并发症肾病等,此时既往用药可能无法满足患者的降压需求,需要及时调整用药方案。部分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的同时,如果也在服用一些其他药物,可能也会影响降压药的疗效发挥,比如激素类药物、消炎止痛药、促红细胞生成素等,需要遵医嘱调整用药。部分老年患者会伴有心脏功能减退、肝脏代谢减弱等,这也会影响到药物疗效,导致血压很难控制。
其次,就是生活习惯的问题。高血压的发生与人们不当的生活习惯有关。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即便是每天坚持吃药,但是如果忽视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同样会导致血压失控。比如,高钠盐饮食、吸烟饮酒、长期熬夜、[_a***_]紧张的不良情绪、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等,这些生活因素都会导致血压失控。因此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二者缺一不可。
我是王药师,坚持用简单易懂的文字传播心脑血管疾病知识,为健康中国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留下一个赞吧!另外,如果您还有老年高血压的相关问题,欢迎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同时也是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通过合理降压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那么,老年人服用降压药后血压依然偏高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初诊老年高血压患者需缓慢控制血压达标,若短期降幅过大,部分老年人可能出现重要器官缺血症状。一般而言,老年人服用降压药后4至12周内控制血压达标比较合适,首先可将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下,能耐受者可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因此疗程低于4周的患者,除开观察血压是否达标,还应观察血压是否缓慢下降,即使血压未达标,只要呈下降趋势,说明当前治疗有效,这种情况下可治疗满四周后再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可能部分朋友会问,4周与12周,哪一达标时间更适合老年人?血压长期升高会损害心、脑、肾等靶器官,因此相比于12周,4周能控制血压达标的患者获益更大,但具体达标时间应主要取决于患者能否耐受。
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前提下,若治疗时间超过4周,甚至超过12周依然无法控制血压达标,那么需考虑调整治疗方案,首先考虑增加降压强度。增加降压强度有两种方法,一是增加药物剂量,二是联合用药。增加药物剂量虽然可增加血压达标率,但也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联合用药则不一样,优选的联合降压方案(如下图)降压效果强于倍增单药剂量,还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如地平类降压药可引起心率增快,β受体阻滞剂可减慢心率,二者联用可减轻对心率的影响;再如地平类降压药可引起水肿,与普利或沙坦类降压药可减轻水肿,因此联合用药是当前被受推荐的治疗方案,且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随着病程的进展,均需要联合用药才能控制血压达标。
若已经使用两种药物联合降压,依然无法控制血压达标,接下来可以使用三种降压药,最常用的方案为地平类降压药+普利/沙坦类降压药+利尿剂。但在调整治疗方案前,应注意排除是否存在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能找到明确病因的高血压,这类高血压的显著特点为联合用药后血压依然难以控制达标,或达标后反复波动至160/100mmHg以上,常见病因主要有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部分病因以青中年高血压患者多见,对于老年人而言,动脉粥样硬化易使肾动脉狭窄,可能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易引起慢性肾功能不全,可能引起肾实质性高血压,因此老年人需重点排除。
综上,老年人服药后依然无法控制血压达标,首先应明确血压达标时间,初始降压的老年人血压降幅不能过大、过快,若疗程低于四周,但血压缓慢下降,说明治疗有效,可治疗满四周后再监测血压水平;治疗数周甚至数月后血压依然无法达标,可考虑联合用药,以优选的联合降压方案作为首选;联合用药依然无法控制血压达标时,应排除是否存在继发性高血压,若无继发性高血压,可三药联合降压。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 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医学科普83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医学科普83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dprpw.com/post/14592.html
本文目录一览:1、2024年济宁医学院奖学金多少钱2、医生可以做什么兼职3、科普作品都有什么?4、医...
本文目录一览:1、值得一看的少儿科普杂志有哪些?2、抗击新冠疫情中的动漫力量3、猫大夫医学科普公众号的特点...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医学科普杂志有哪些书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医学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有趣的医学科普标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有趣的医学...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健康或医学科普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健康或医学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医学科普血压监测方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医学科普血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医学科普减肥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医学科普减肥药的解...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医学科普视频制作胃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医学科普视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科周医生医学科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儿科周医生医学...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各大医学科普博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各大医学科普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