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科普 > 正文

医学科普疫苗介绍,医学科普疫苗介绍ppt

cysgjj 发布于2024-06-07 12:29:29 医学科普 46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医学科普疫苗介绍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医学科普疫苗介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二价、四价、九价疫苗有何区别?如何选择接种?
  2. 疫苗属于药品吗?
  3. 只要是疫苗就给宝宝打,家长对疫苗真的了解吗?
  4. 陈薇院士疫苗在《柳叶刀》发布一期临床实验结果,意味着什么?

二价、四价、九价疫苗有何区别?如何选择接种

目前国内的HPV疫苗可以分为二价、四价、九价三种,我们可以把它们简单地理解为可以对抗多少种基因型的HPV病毒,例如九价可以有效预防的型号就更多一点。中国内地批准的疫苗接种年龄为,二价适用于9~25岁的女性,四价适用于20~45岁的女性,九价适用于16~26岁的女性,最好在第一次性生活之前完成接种。

二阶疫苗主要针对的HPV16和HPV18型感染引起宫颈癌变,这两个型别占所有宫颈癌发病率的70%,只有女性可以打。

医学科普疫苗介绍,医学科普疫苗介绍ppt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四价疫苗在二价的基础上新增了两个低危型的HPV***,HPV6和HPV11,除了可以预防宫颈癌之外,还可以预防外阴癌和***,现在男女都可以打。

九价疫苗在原有的四阶疫苗上新增了五种HPV高危疫苗,能预防90%的宫颈癌和其他因HPV***引起的疾病,相对来说比较全面,男女也都可以打。

对于以前已经接种过二价或者四价疫苗的人,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想再接种九价疫苗获得更好保护范围,也是可以的,但是建议间隔12个月以上再接种。而如果正处在接种疫苗期间的,则不建议在接种中途更换疫苗种类。

医学科普疫苗介绍,医学科普疫苗介绍ppt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疫苗属于药品吗?

药品: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生物制品:指应用多种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组织和体液等生物材料制品,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属于药品的一大类别。

医学科普疫苗介绍,医学科普疫苗介绍ppt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疫苗: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包括***类疫苗、细菌类疫苗、类毒素、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以及核酸疫苗等。

因此,疫苗属于特殊的药品。

医院药店的药品属于一般医用药品,药品的销售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各项规定。

疫苗属于特殊药品,必须到由县级人民***卫生主管部门指定接种单位和指定责任区域进行疫苗接种。接种单位的疫苗必须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需要向接种单位分发。

第一类疫苗,是指***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的规定受种的疫苗。

属于药品的。

药品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一百零二条关于药品的定义: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其中,明确规定了包括疫苗等。

疫苗的定义

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疫苗分为活疫苗和死疫苗两种。其实本质还是各种病原体。

我可以明白楼主的意思,因为疫苗本身其实就是灭活或者减活的病原体。病原体还能是药吗??

答案:是的。虽然疫苗本质还是病原体,但经过灭活或者减活等各种人为操作,是为了预防疾病的,属于生物药品的分类。

只要是疫苗就给宝宝打,家长对疫苗真的了解吗?

生第一胎的时候对给宝宝打疫苗有很大的抵触,那个时候没有听疫苗培训课,每次打疫苗都是拖拖拉拉的,导致很多疫苗都推后了。第二个宝宝降临后有去社区听培训课,对疫苗还是比较清楚的,打疫苗其实也是助力宝宝形成对应疫苗防御系统 增强抵抗力。在宝宝六个月以内还有娘胎里带来的免疫力,预防针是打得最频繁的,所以二胎宝宝每次都很积极打疫苗,争取在还有保护盾打多几针。

国家对疫苗的安排是很合理的,举个例子,乙肝疫苗一共三针,出生时打第一针,因为乙肝是可以通过唾沫传染的,谁能保证抱宝宝的人有没有乙肝病毒呢;满月后打第二针,六个月后第三针,三针疫苗过后一般会产生比较强的乙肝抗体,宝宝也是六个月以后开始添加辅食,这样完全不用担心饮食方面因为餐具传染乙肝。

疫苗原本是用来保护生命的一种手段,但人们却一直对它感到恐慌和焦虑这一方面是因为,疫苗确实多多少少存在一些作用,而更重要的一点是,包括吸血鬼文化、对人工制造的***等在内的很多社会文化,都对人们对疫苗的看法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于接种疫苗,我们有时候会在网上看到一些怀疑的言论,比如打疫苗让人抑郁,会引发自闭症等等。你可能会觉得这是因为在我们国家,现阶段[_a***_]工作还很不到位,人们才有这种不必要的担忧。但是在科学发达得多的西方国家,也有类似的恐慌,这本书想告诉你的是,这种恐慌的背后,有着历史文化的渊源。只有了解了为什么恐慌,我们才能更理性地看待疫苗。

根本上来说,对疫苗怀有恐惧的人,都是因为秉承着二元论的思维,这是一种非理性的、陈旧的思维方式。在这种思维中,治疗和伤害、洁净和污秽、天然和人造都被完全地对立起来,让我们的认知越来越偏激。其实,我们学过的辩证法思维,就是反二元论的。

人和人类社会中的很多东西,都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人们可以选择喜欢或不喜欢某种事物,却不应该简单地说它是对的或者错的。比如,你可以说在现有的科学条件下,疫苗仍然可能导致接种者得病,但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是多少呢?很多疫苗已经把致病率降低到了百万分之一,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批评者可以不喜欢疫苗这百万分之一的致病率,却不应该说疫苗就是有害的。

免疫是一门科学,而科学有一个特性,就是自我纠错性。这个特性能够保证,哪怕现在因为科学水平的局限,还存在这百万分之一的不确定性,未来也会继续改进,让疫苗的作用最大化的同时,进一步降低它的危险。

能力的情况下,像一些联合疫苗,如五联,肺炎十三价等,自费接种更方便,可以让孩子少打很多针!五联疫苗就把原本要打的12针缩短至4针,即可完成五种疫苗的接种!减少时间成本,让孩子少受罪!像手足口,水痘,轮状也是尽量自费接种。

每次接种疫苗后,宝宝可能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不良反应,如发热,嗜睡,厌奶,哭闹等,家长要做到细心护理,多给宝宝安慰。一般情况下,不良反应第二天就会消失!

陈薇院士疫苗在《柳叶刀》发布一期临床实验结果,意味着什么?

疫苗的研发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目前中英美三国走在世界前列,之前英美均已公布了他们的疫苗试验结果,但质疑声不少,而5月22日,国际知名期刊《柳叶刀》在线发表了由我国工程院院士陈薇教授负责的***疫苗I期临床试验结果,消息瞬间引发巨大反响。根据该论文,我国研制的***疫苗在I期临床试验的受试者中能够产生免疫应答,并且安全良好,在接种后28天内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报告。

这个消息意味着什么?

1)初步评估证明疫苗安全性过关

本次论文报道的是疫苗I期临床试验,其主要目的是评估疫苗的安全性,探索药物最大耐受剂量、剂量限制性毒性等,试验共招募了 18-60 岁 108 名志愿者,分为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在各治疗组中未观察到不良反应总数的显着差异。

最常见的注射部位不良反应是疼痛,总体上最常见的系统性不良反应为发烧、疲劳、头痛和肌肉疼痛,但这些不良反应都不严重。严重不良反应一例,高剂量组一名受试者出现重度发热,并伴随疲劳、气短和肌肉痛的症状,但这些不良反应均在48小时内自行恢复。

严重不良反应有一例,高剂量组一名受试者出现重度发热,并伴随疲劳、气短和肌肉痛的症状。但这些不良反应均在48小时内自行恢复。

2)初步看,疫苗效果显著

虽然 1 期临床试验主要检测的是安全性,论文同样公布了疫苗的免疫效果。研究人员在志愿者接种疫苗后定期***集其血液并进行检测,以确定该疫苗是否激活了人体体液和细胞免疫两方面的免疫应答。体液免疫是免疫系统中产生中和抗体的部分,可以对抗感染,并提供一定的免疫力;而细胞免疫依赖T细胞来对抗***,而不是抗体。

三个剂量组都有免疫应答,不过高剂量组免疫反应强度更大:接种后 28 天,中和抗体也达到了峰值,以高剂量组更明显。经过分析显示,低剂量组中 28 人(78%)、中剂量组中 33 人(92%)、高剂量组中 36 人(100%)在接种后 28 天,显示针对刺突蛋白的阳性的 T 细胞反应和中和抗体反应。

真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全球备受疫情肆虐,人类面临******的威胁,截至目前全球确诊5225849人,死亡335607,世界各国都争分夺秒研发***疫苗。

5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研究团队在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疫苗研制成果进展。

研究结果显示,

一期临床108个志愿者全部有显著的细胞免疫反应。

这是世界首个***疫苗的人体临床数据

最新研究表明,这是第一种进入第一阶段临床试验的COVID-19疫苗安全、耐受性好,能够在人体内产生抗SARS-CoV-2的免疫应答。在108名健康成人中进行的开放标签试验显示,在28天后显示出了有希望的结果,最终结果将在6个月内进行评估,接下来需要进一步的试验来确定它引起的免疫反应是否能有效地预防SARS-CoV-2感染。

疫苗研发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5月15日张文医生表示

现在世界是关着的,“大门”打开中国就会面临输入风险,但全国公共卫生体系事实上得到了极大提高。他还说,战胜疫情最终还要靠疫苗,预计疫苗明天3到6月面市是比较快的,“全球开始接种要到年底,如果明年出来那是后年年底,所以在两年时间内我们的世界怎么运转下去,怎么活下去,这个是关键。”

5月22日,陈薇院士在国际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布论文,公布了自己***疫苗一期临床的试验结果。结果显示:疫苗安全!能诱导免疫反应,形成有效抗体。

在陈薇院士论文发布后,《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第一时间通过社交媒体分享了这则消息,称这代表着一个里程碑。这是全球首支公布一期临床结果的疫苗,意味着疫苗离我们不远了。在全球被深受***荼毒的情况下,这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疫苗的研发一般会经过分离毒株→形成疫苗→动物实验→一期人体临床→二期临床→三期临床这几个步骤。陈薇领导团队研发的疫苗从3月16日进入一期临床试验,试验在4月初时结束。4月12日时,疫苗进入二期临床试验,根据陈薇院士在4月25日接受***访时透露,二期临床将在5月揭盲。

按照时间计算,陈薇院士的二期临床应该已经揭盲,目前应该处于对照组和实验组数据分析阶段。二期临床数据分析结束之后,将进入三期临床,三期临床需要几千人甚至上万的样本,并且需要在感染环境下观察一个流行周期。三期临床是疫苗的重中之重,是疫苗上市的科学依据。

中国是最早发现******的国家,所以也是最早开始疫苗研发的国家。但是目前有多支疫苗处于活跃状态,谁成为第一支上市的疫苗,在帮助人类抵抗***上有很重大的意义,同时意味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在这种情况,陈薇院士公布临床试验结果,体现出了无私的高贵品质。因为他能给其他疫苗研发者学习和借鉴。

《柳叶刀》主编称这是一个里程碑。但决不仅仅是里程碑,同时也是我国科技进步的体现,也是大国形象、大国担当的体现,更是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意味着初步安全、初步有效,这个疫苗有希望,可以继续进行临床试验。但其实目前临床一期没完全结束,6个月后要回访检查。而且,临床一期其实并不能说明太多,一期接种者产生了免疫应答和抗体,不代表抗体就能保护个体不被感染,也不代表广泛安全、广泛有效,所以才需要更大规模受试者的二期和三期。另外腺***疫苗本身有其缺陷,容易免疫反应偏弱。最后,***变异对疫苗有效性也可能有影响。

陈薇院士团队在《柳叶刀》发表的研究

为什么需要三期临床

因为不同个体的差异很大,因此要知道一个疫苗是否安全有效,需要大规模,几千甚至上万的接种受试者,受试人群随机、特征多样,才能具有足够的代表性,能代表这个疫苗用在几千万甚至十四亿人口中也是安全有效的。差异的来源可能是性别、年龄、基础病史、个体间基因差异。但是,当一只疫苗刚开始投入临床试验的时候,尽管有动物实验表明安全有效,但是无法保证在人体中依然是安全有效的,所以刚开始属于高风险,仅能小规模接种,如果安全,再逐步增加接种人数,这就是为什么是三期人数逐步增加。除此以外,临床试验还需要解决疫苗的浓度需要使用多少、疫苗产生的抗体能持续多久。

腺***疫苗的弱点

腺***疫苗***用的是Ad5缺陷型***,无法在人体内***,因此是一个战斗力很弱的载体,带着******的S刺突蛋白去给免疫系统认识******的模样。但问题是很多人一生中免疫系统可能就接触过腺***,因此本身已经具有一定的免疫了,当再次看到带着S刺突蛋白的腺***时免疫反应就会偏弱。

***变异对疫苗有效性的影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医学科普疫苗介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医学科普疫苗介绍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dprpw.com/post/19177.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随机图文
    此处不必修改,程序自动调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