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sgjj 发布于2024-07-18 23:17:45 医学科普 55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医学科普婴儿走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医学科普婴儿走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腿型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大多数新生儿出生时腿型都是弯曲的,直到1岁半左右才会慢慢变直,5岁左右才能定型,这是一种正常的骨骼发育现象。不过很多宝妈还是会忍不住担心自己家宝宝是O型腿,下面由专业的儿科医生给大家讲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一、如何判断宝宝是不是O型腿?
由于儿童的骨骼发育尚未定型,所以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判断标准:
0~2岁以内的宝宝:正处于骨骼发育的高峰期,判断起来的难度稍微大一些,常用的方法有:让宝宝身体平躺,父母轻轻握住双脚(记住动作轻柔,不要用力),然后慢慢往后拉,观察双膝能否自然并拢,如果能说明是正常的腿型。反之,则可能是O型腿。
2岁以上的宝宝:骨骼基本发育完全,可以让宝宝平直站立、自然伸直,双脚保持对齐状态,如果两足内踝能相碰、双膝之间能够自然并拢,说明是正常腿型。反之,则可能是O型腿。
PS:如果双膝之间的距离低于3厘米,则说明只是轻微的O型腿,很多人都会出现这种现象,宝妈们不用太担心;如果距离在3~10厘米之间,说明O型腿有些严重,可能需要及时干预治疗;如果高于10厘米,则是重度,对日常生活及身体的健康都会造成影响,不过这种情况是比较少见的。
孩子‘O’型腿或者‘X’型腿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经常有家长因为这种情况急慌慌带孩子去看医生。很多老人家怕孩子‘O’型腿,还主张孩子从小要绑腿,长大点‘X’型腿又补钙。孩子‘O’型腿或‘X’型腿确实不可轻视,但是大家要学会判断,今天就跟大家说说这个问题。
“O”型腿,就是我们俗话所说的“罗圈腿”,医学上称为“膝内翻”,主要表现为孩子并脚站立时,双膝不能靠拢,两条腿向外侧弯曲,形成个“O”形。
“X”型腿 ,俗称“内八字”或是“碰膝症”,医学上称为“膝外翻”,表现是孩子双膝并拢站立时,双脚不能并在一起,两小腿以膝盖为中心,向两侧撇开,形成“X”形。
O型腿(左图),X型腿(右图)
图片来自网络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O”型腿、“X”型腿,紧张得不行。怕孩子缺钙,又怕长大后腿型不好看,想各种办法帮孩子纠正。但在“纠正”前,大家应该先了解一下孩子腿部的生长发育特点。
“O”型腿、“X”型腿,
孩子生长发育的必经路
你好,我是章医生,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一岁半以内宝宝的腿都是弯的,切忌捆绑,蛙位入睡有利于髋关节发育,三岁半时宝宝的腿有点X型也是正常的,7岁就直了。
经常有1岁以内宝宝的家长来门诊上问,为什么我家宝宝腿是弯的,其他孩子的腿是直的?每次遇到这类家长,我经常反问他们:你见过1岁以内长成直腿的宝宝吗?我做医生二十多年怎么没见到过。
实际上,宝宝18个月之前他的腿都会有一个正常的弯度,宝爸宝妈们不必担心。
我们先来看看宝宝正常腿发育过程:
正常发育过程
1
婴儿期(一岁以内):腿型是O形,因为髋关节要发育,这个期间宝宝的腿都会有一个正常的弯度。
2
宝宝是O 型腿吗?
一些妈妈看到宝宝的腿有些弯,就认为是O型腿,因而很焦虑,生怕影响了宝宝今后的走路姿态。宝宝是不是病理性的O 型腿,首先要看他的年龄,宝宝的腿在正常发育过程中会有一些变化,妈妈不必过分担心。
宝宝在1岁半以前,腿型呈15°左右的膝内翻,看起来是O型腿。宝宝1岁半以后,腿型逐渐外旋而变直,O型腿慢慢就不见了。等宝宝到2岁半至5岁时,腿型开始出现膝外翻,看上去变成了X 型腿。直到8岁左右,腿型才基本长成成人的正常腿型。
一般情况下,妈妈不用担心宝宝的腿型,只有当宝宝出现的O型腿或X型腿双侧不对称,或角度过大,或不符合生理年龄变化,才可能是病理性O型腿或X型腿,需要去医院检查。
腿型不好遗传吗?
绝大多数的O型腿和X型腿是婴幼儿时期患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造成的,这种病不存在遗传问题。但是,一些能导致腿变形的先天性疾病,如维生素D抵抗性佝偻病、先天性软骨发育不良、先天性胫骨弯曲等,都存在遗传倾向。如果宝宝常规补充了维生素D和钙剂,仍然出现明显的骨骼变形,那么病因可能不那么简单,一定要请医生帮助找找原因。
你家宝宝现在多大呢?一般来说宝宝两岁之前腿有点O型是正常现象,不必刻意的去纠正,强行纠正反而会影响孩子的发育。
因为,宝宝在子宫里时,由于***的空间狭小,会长期保持四肢弯曲的姿势来适应***的空间。所以,宝宝出生后都有点O型腿。
随着宝宝长大,到1岁半左右多,宝宝的腿型会逐渐变直。当宝宝的O型腿有双侧不对称、角度过大、不符合生理年龄变化等情况,可能是病理性O型腿,需要去医院检查。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般女孩2岁至2岁半、男孩3岁左右或表现出对上厕所的兴趣时就可以开始如厕训练,亲身解释和示范、光***行动、合适的奖励、如厕训练便盆***等可以帮孩子养成如厕习惯。
关于如厕训练的科学研究很少,也没有所谓的“黄金标准”,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即可。以下有一些经验可以借鉴,“问上医”将为你详细介绍,希望能有所帮助。
至少12-18月龄后,孩子才有能力控制排尿和排便,通常来说,女孩2岁至2岁半、男孩3岁左右开始如厕训练比较合适。若满足以下情况可以开始将这件事提上日程:
“正式”的如厕训练开始之前,先使用以下技巧给孩子热热身:
孩子20-30个月大的时候,让他***下半身在家里乱逛,附近放一个便盆。[_a***_]心理学博士 John Rosemond倡导这种办法,大小便顺着腿流下来的不舒服感觉会促使孩子使用便盆。然后将小朋友的便盆放到卫生间让他进一步养成到卫生间上厕所的习惯。
缺点:家长需要打扫地板。
赞美可能是激励孩子的最佳途径,可给予口头的夸奖或实际的奖励:
现在儿童便盆功能很多,有些带有读书、音乐的功能,且造型可爱,能让孩子感兴趣、愿意长时间蹲在上面。下面几款宝妈们大致感受一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医学科普婴儿走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医学科普婴儿走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dprpw.com/post/28174.html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医学科普知识开场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医学科普知...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医学科普帕金森病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医学科普帕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春节医学科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春节医学科普...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医学科普宣教工作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医学科普宣教...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医学科普肺栓塞ppt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医学科普...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医学科普血压监测方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医学科普血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医学科普减肥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医学科普减肥药的解...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医学科普视频制作胃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医学科普视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科周医生医学科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儿科周医生医学...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各大医学科普博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各大医学科普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