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sgjj 发布于2024-07-10 04:41:02 医学科普 44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医学科普血压检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医学科普血压检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这样的检查结果是比较准确的,可以检测长时间的心脏的情况。如果有心脏病的症状,常常心慌气短,胸闷甚至呼吸困难,如果找不到原因就要做相关检查的,包括这方面的检查,如果还是找不到原因,就要再做进一步的检查了,因为有的疾病是比较隐藏不容易查到的。
什么叫动态血压监测
动态血压监测是指通过特定监测仪连续24小时监测患者血压,一般15~30分钟测量一次血压,然后取24小时所得血压的平均值,该监测技术方便、准确。
动态血压监测能够真实反映血压在全天内的变化程度,避免了偶然测量血压的随机性,也避免了情绪、运动、吸烟等因素对血压的影响,较为客观实际。
对于早期高血压或者轻度高血压患者来说,该监测方式能够更早的明确诊断,同时可以帮助不同的患者选择适宜个人的方案,及时根据高压时段调整剂量与给药时间。
动态血压监测通俗的说:就是脖子挂上一个24小时监测血压的仪器。大概是一个小时自动***集一次数据。24小时后到医院提取数据。上次有个熟人医生就是给开了这个 用起来挺方便 的
前些天,张大夫写了一个科普文章,文章题目是什么时间测量血压最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免费阅读),有热心的朋友在讨论区留言说,为什么不测运动血压?而要测安静时血压?今天张大夫就给大家解释这个疑惑,并把运动血压测量的意义,介绍给大家。
目前,诊室血压是诊断高血压及分级的主要手段。而患者自测血压、24小时血压动态监测及运动血压都各自有自己的价值,能够在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等方面给患者带来帮助。 那么为什么选择诊室血压作为诊断高血压和高血压分级的标准方法呢?而不是运动血压呢?张大夫想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第一,诊室血压测量容易完成,而运动血压,需要的测量条件和技术要求高;
第二,诊室血压,测量安全,而运动血压,不容易控制,安全隐患大,甚至存在猝死等危险;
第三,运动量及运动后血压个体化差异大,形成统一标准难。
那么运动血压有什么价值呢?
第一,有助于高血压的早期诊断并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有一些人平时血压正常,而运动血压已经升高,那么就不能认为这些人是健康人。我们都知道,有些患者在发展成高血压之前可能要经过很长时间,这段时间往往是没有症状的,而运动血压则有助于这些人群的筛选,并将其作为预防高血压的重点对象。
第二,运动血压对于心脑血管***与之相关的死亡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第三,可以用于评价药物治疗效果,有研究证实,药物有效的降低了运动血压,才真正的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综合以上,运动血压具有一定的价值,但由于其操作的难度和危险性,目前并未广泛开展,只有临床医生认为确有必要时,才需要在监护和抢救条件保障下进行。
“心内科喵医生”观点:
1、运动血压当然测量,运动血压也有意义。心内科临床工作中,经常会为高血压人士进行24小时血压监测,患者休息、运动、吃饭、睡觉时候的血压都会记录下来,医生会根据结果,指导使用降压药物!
2、无论健康人还是高血压人士,一天中的血压会[_a***_]波动,与情绪、运动、吃饭、季节温度多种因素影响。
3、目前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定义:休息安静时血压大于等于140/90 mmHg,这是人为规定!
4、如此规定的目的,1是便于操作统一,2是目前医学人为,血压>140/90 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超过这个水平应该使用降压药物。
5、但是,医学是不断发展的,未来,可能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会发生变化。
测量两次,取平均值,如果两次差大于5毫米汞柱,再测一次,取三次平均值。
下面,介绍测量血压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家用血压计,推荐使用电子血压计,因为我们不是专业医师,且电子血压计使用方便,使用前可以校正,第一次,用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记下数值;第二次,用电子血压计测量数,记下数值;第三次,再用水银血压计测量,记下数值。记住,第一和第三比水银血压计的两次平均值,与第二次电子血压计测量的数值比较,小于5毫米汞柱,可判定电子血压计准确。
二、使用臂式血压计还是腕式血压计:建议臂式血压计,相对准确度高。
二、测量时间:建议早晨起床后测量,相对准确,一是血压有早高峰,对服用高血压药物有指导意义;二是血压时刻变动,早晨起床时,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少,可以反应你的真实血压。如果血压稳定,每周测两到三次。
三、侧左手还是右手:有的人左手高,有的人右手高,以高的一侧为准,测量时测量高的一侧,所以,左手右手根据个人情况定。
四、测量是取坐姿还是卧姿:血压的标准就是按坐姿设定的,建议坐着测量。当然,客观条件不允许的条件下,卧姿也是可以的。
五、测量前,排光尿液,静息10到15分钟,测量前半小时,不要饮酒和咖啡。
六、把血压计袖带缠在裸漏的上臂上,袖带与心脏平齐,袖带下沿高于肘部1到2㎝,松紧以能放进一个手指为准,脚平放,不能翘二郎腿。
七、测量几次:测量两次,间隔两分钟,取平均值,如果两次测量数值差大于5毫米汞柱,再测量一次,取三次平均值。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医学科普血压检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医学科普血压检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dprpw.com/post/25951.html
本文目录一览:1、护士可以考医生么护士可以考医生么护理专业的毕业生通常只能考取护师资格证,这与成为医生的路径有所...
本文目录一览:1、大学专业科普|口腔医学2、医学必备常识科普系列10:如何有效治疗“蛀牙”?(图文并茂)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医学科普在抖音文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医学科普在...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医学科普熬夜猝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医学科普熬夜...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医学科普剪辑图文模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医学科普...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医学科普血压监测方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医学科普血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医学科普减肥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医学科普减肥药的解...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医学科普视频制作胃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医学科普视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科周医生医学科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儿科周医生医学...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各大医学科普博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各大医学科普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