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科普 > 正文

肾科医学科普,肾科医学科普知识

cysgjj 发布于2024-08-27 00:44:13 医学科普 39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肾科医学科普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肾科医学科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肾到底在人体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2. 肾脏穿刺做活检?真的有必要做吗?可以不做吗?
  3. 如何尽早发现肾脏病?
  4. 糖尿病对肾有哪些影响?糖尿病人应该如何预防肾病并发症?

肾到底在人体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选择权威科普,享受健康生活,欢迎关注医学博士团队

泌尿系统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器官组成。其中,肾脏是人体重要生命器官,其主要功能是生成尿液,以排泄代谢产物及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代谢的平衡,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另外,肾脏还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接下来先给大家介绍下人体肾脏的构成。

肾科医学科普,肾科医学科普知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肾脏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皮质位于表层,主要由肾小体和肾小管曲部构成。髓质位于深部,有10余个肾锥体组成,主要为髓袢和***管,椎体的尖端终止于肾***。肾单位和***管生成的尿液,经***管在肾***的开口处流入肾小盏,再进入肾大盏和肾盂,最后经输尿管进入膀胱。

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是由肾小球及肾小囊构成的球状结构。肾小球为肾单位的起始部分,包括入球小动脉、毛细血管丛、出球小动脉及系膜组织。

肾间质为充填于肾单位各部分和血管之间的少量结缔组织,内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穿行。从皮质到髓质内区,肾间质数量和间质细胞的数目不断增加。

肾科医学科普,肾科医学科普知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肾到底在人体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正常成人双侧肾脏血流量约为1L/min,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几乎所有的血浆成分均可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形成于血浆等渗的原尿,即肾小球滤过液。

肾小管功能

肾科医学科普,肾科医学科普知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①重吸收功能:原尿流经肾小管,绝大部分物质被近端小管重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如大部分的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钾、钙、钠、水、无机磷的呢过。一些毒物、药物和代谢废物不被重吸收而随尿排出体味。

几千年来,中医一直重视五脏(心、肝、脾、肺、肾)的养生保健,特别注重补肾在延年益寿中的作用

《素问·上古天真论》谓:“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固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

其中的“天癸”指的是促进与维持男女性功能的物质,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成熟,并维持生殖功能的物质。

《灵枢·经脉篇》曰:“人始生,先成精”。这就是说肾有主生殖之精的作用。肾作为人体内最为重要的脏腑之一,被历代医家称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

肾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肾所化生与闭藏之物——肾精,肾精是人体生命活动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机体的生殖繁衍生长发育,各个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的发挥与维持,都无不依靠肾精作为物质基础,都无一不是肾精生理效应的体现,长期以来中医基础理论在表述肾的这一重要作用时均用“肾藏精”来概括。

“夫精者,身之本也”,肾中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生命的起始和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其中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而精为肾中所藏。肾精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肾精充足则精力充沛,耳聪日明,毛发润泽,生命力旺盛。

随着年龄的增长,肾巾精气渐衰,并逐渐出现发脱齿槁、耳聋耳鸣、眼目昏花、皮肤枯槁、性功能低下、生殖功能丧失、脾胃运化功能减退、体力下降等表现,此为衰老的征象。

肾脏穿刺做活检?真的有必要做吗?可以不做吗?

肾病患者是否要做肾活检?


肾活检,是肾活体组织检查的简称,是获取肾脏病理标本的重要手段,是肾脏病诊断、选择治疗方案、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

肾活检后疾病临床诊断的修正率达35%左右,说明病理与临床结合诊断要明显优于单纯的临床诊断,结论更为可靠。

可见,肾活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何尽早发现肾脏病?

谢谢邀请,陈舟医生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特别是对于,有肾脏病发生风险人群来说,每年的体检是相当重要的!

1.糖尿病

2.高血压

3.年龄>60岁

4.有肾脏病家族史

1.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和萘普生

2.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3.尿路感染

4.肾结石

我是肾病主任卢志远,15年临床经验,擅长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疑难肾病。有问题随时评论或者私信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变化,肾脏病发病率已经开始明显上升。但很多肾病患者都在肾功能衰竭的阶段才就诊,导致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肾脏代偿功能强大,就算肾功能受损达到了40%—50%以上病人可能没有什么异常感觉

更多的是对于肾病知识的缺乏,早期症状起不到重视。而且糖尿病、高血压痛风等多种慢性疾病都会在病情[_a***_]中伤害到肾脏,那如何把肾病扼杀在摇篮里呢?那就需要大家做到“三早”

尿中泡沫多,往往是肾病的先兆,主要原因是由于尿液内有一定量的蛋白引起的,蛋白的漏出多是由于肾小球病变所致,所以,如果发生排尿后持续较长时间的泡沫就要注意了。

血尿,血尿分为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临床上导致血尿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是因为泌尿器官引起的。

水肿是肾病前期最明显的症状,常出现在眼睑,面部,下肢,背臀部。严重时还会伴有胸水、腹水、会阴水肿。

高血压,如果年轻患者没有家族遗传的高血压,却血压升高,就要怀疑是否患有肾病,此外,高血压的患者也应该注意检查尿常规等相关检查,要注意鉴别是肾病引起的高血压,还是高血压导致的肾脏损害。

少尿或是无尿,正常成年人24小时尿量在2000ml左右,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100ml为无尿,此时肾脏就已经不能从尿液中排出人体代谢的废物和毒素,无法调节水、电解质,需要及时去医院救治。

肾病综合征:各种原因所致的大量蛋白尿(>3.5g/d),低蛋白血症(<30g/L),明显水肿和(或)高脂血症的临床综合症。

糖尿病对肾有哪些影响?糖尿病人应该如何预防肾病并发症?

糖尿病是我国第一大代谢性疾病。诊断明确的糖尿病患者,应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减少对靶器官的损害。那么,糖尿病对肾脏有什么影响呢?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血糖长期升高,会损害肾小球,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病情持续进展,肾功能会逐渐减退,终末期则表现为尿毒症;其次,肾小球损害还会导致尿蛋白排泄增加,重者可引起大量蛋白尿,带来低白蛋白血症、水肿;肾功能严重损害的患者可伴随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对于糖尿病肾病的预防,部分患者在诊断为糖尿病时就已经出现了肾脏损害,但通过积极的治疗,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预防病情进行性加重,因此,糖尿病肾病重在早期发现、早干预。

所有糖尿病患者在诊断成立时,均应筛查有无肾脏损害,包括尿白蛋白/肌酐、肾功能,尿白蛋白/肌酐位于30-300mg/g时提示已经出现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球滤过率低于60时提示已经出现慢性肾脏损害。已经出现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均应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定期监测尿白蛋白/肌酐与肾小球滤过率。在治疗上,控制好血糖、血压是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关键环节,糖化血红蛋白最好控制在6.5%以下,血压最好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降压药首选ACEI或ARB,即普利或沙坦,同时注意纠正异常的血脂;在饮食上,高蛋白饮食会加速糖尿病肾病进展,因此糖尿病肾病患者应控制蛋白质的摄入,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0.8g蛋白质为宜。

综上,血糖长期升高,会损害肾功能,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蛋白排泄增加。诊断明确的糖尿病患者,皆应定期监测尿白蛋白/肌酐与肾小球滤过率,以观察肾脏损害有无加重。在治疗上,控制好血糖、血压是治疗或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关键,同时应控制好血脂,控制蛋白质的摄入,可延缓肾脏损害。

感谢大家的阅读

医学莘期待大家的关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识

注:本文图片来源网络,若侵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糖尿病对肾有哪些影响?糖尿病人应该如何预防肾病并发症?肾病其实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30%~40%的患者会出现肾脏的损害,而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其中有5%左右的患者,在诊断出糖尿病时已经伴随肾脏的损伤。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为了避免和缓解机体出现酮症酸中毒等问题,肾脏会增加约50%的糖代谢,这无形中就给肾脏增加了很大的负担,长期如此就会引发肾脏的疾病,比如糖尿患者出现蛋白尿以及糖尿病患者的眼底病变都都应该考虑是糖尿病肾病了。

对于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归结起来其实就一个宗旨,就是要将血糖控制平稳,无论是用药物还是生活方式都要尽可能的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这样才能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到来。如:

1.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应给予每天每公斤体重0.8g的蛋白质,最好以动物蛋白为主。如牛奶鸡蛋等。这样可以减少肾脏的负担。

2.控制血糖平稳,不仅要尽量选用升糖指数低的食物,还要尽量合理的搭配比如粗细搭配和荤素搭配在一餐中都要有,尤其是蔬菜每天不少于500g,有助于更好的控制血糖。

3.控制血压,因为糖尿病也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因此平时也要注意控制血压,高血压也的并发症也有肾病,如果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会增加患肾病的风险。

4.控制血脂,如果血脂有异常,无论程度大小,都要用饮食和运动及时调整,因为血脂不仅会影响血压还会影响血糖的控制。

5.适量运动,运动不仅可以帮助降糖/降压/降脂,还能控制体重。

谢邀!

糖友要严控血糖值尽最大努力让血糖控制在正常值内,血糖长期居高不下可能会,心、肾衰竭,尿毒症等症。

得了糖尿病一定要管控嘴,迈开腿,食疗药疗同时进行,使血糖控制在空腹0.39~6.1,餐后血糖控制在7.8~10之内,这就是预防并发症的关健。 谢谢!再见!

糖尿病对肾的影响,实际就是医学定义的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患者,对肾的影响,早期主要体现在尿中出现蛋白!

尿蛋白的出现,预示着糖尿病肾病的来临,蛋白尿与肾病进展关系密切。

微量白蛋白尿不仅表示肾小球滤过屏障障碍,同时还表示全身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并发现其与心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

♥所以,糖尿病肾病的出现,实际是糖尿病全身微血管病变的体现,临床检查往往同时合并其他器官或系统的微血管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外周神经病变。

几乎糖尿病肾病患者均伴有高血压,而且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前就已经有高血压的存在了。所以说血糖的控制不好和血压控制不好,是引发糖尿病肾病的主要因素

♥血压控制标准是:≤130/80mmHg。

糖尿病对肾有哪些影响?糖尿病人应该如何预防肾病并发症?

糖尿病的并发症是很可怕,而肾病可能是最早出现的并发症。

糖尿病人不能有效的代谢利用糖,形成无力、消瘦的症状,由于糖得不到合理的利用,身体只能调用体内储存的蛋白质和脂类代替糖,为人体提供能量。时间长了,蛋白质等会越来越少,人就会消瘦。并且在提取蛋白质的时候,首先提取肾脏中的蛋白质,所以糖尿病肾病是比较容易出现的。

预防,就是解决身体细胞缺糖和血液糖多的矛盾,提高肝脏代谢储存糖的能力补充维生素等营养素,为体内食物的转化提供各种酶,使身体达到正常的运转状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肾科医学科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肾科医学科普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dprpw.com/post/37970.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随机图文
    此处不必修改,程序自动调用!
最新留言